正面

当前位置: 首页 - 清廉案例 - 正面 - 正文

樊锦诗

发布日期:2023-07-01 浏览量:

樊锦诗,女,汉族,19387月出生,浙江杭州人,中共党员。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到敦煌文物研究所( 敦煌研究院前身)工作,长期从事石窟保护与管理、石窟考古方面的研究。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、研究馆员,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。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,第八届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。1986年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。201812月,获得改革先锋荣誉称号。20199月,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。20205月,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

 

 

 

樊锦诗的清廉家风故事

 

樊锦诗不知道,大儿子彭予民的中学同学群里,曾围绕她是否是个伟大的母亲,展开过一次激烈讨论。

起因是有人在群里顺手转发了一篇关于樊锦诗的报道,并留言说:“彭予民的母亲真是个伟大的母亲!”大家各执己见,甚至讨论起了伟大母亲的定义,彭予民始终一言未发。多年来,群里谈论任何跟母亲相关的话题,他都当作没看见,在外也从不主动提及母亲,原因很简单:不想沾她的光。

彭予民的行事风格一如母亲樊锦诗。

拒给儿孙当靠山

父母的是父母的,自己的得靠自己努力去争取

要自立,不管生活还是工作中遇到问题,都要努力自己去解决,不能老想着依靠别人,包括父母。这是樊锦诗的个人风格,也是她一直教给孩子的。樊锦诗很少主动跟儿子们谈自己的工作或荣誉。彭予民小时候只知道母亲在很远的敦煌工作,一家人总是两地分隔,一年也见不上几次。

彭予民16岁那年,在语文课上,老师念了《光明日报》刊发的报告文学《敦煌的女儿》中的一小段,并对同学们说:“彭予民的妈妈很了不起,他的父亲也非常辛苦,大家以后要多照顾他。他这才第一次真正了解母亲的事迹。

这几年,“改革先锋、国家荣誉称号、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”……樊锦诗所获荣誉奖项越来越多,相关报道也纷至沓来。她一再对儿子、儿媳强调,别在孙子面前谈论这些,也不能让他们在学校里谈论奶奶。干啥呀?除了能助长他的虚荣心和优越感,还有什么用?”

 

有一次,小孙子放学回家,跟樊锦诗说,有个同学炫耀自己的爸爸妈妈都是博士,可神气了!”

他爸妈都是博士,那他是博士吗?”樊锦诗说话干事向来直击要害。小孙子说不是,她接着耐心解释:“那就是了。父母的是父母的,自己的得靠自己努力去争取。

彭予民和弟弟彭晓民的工作,都是靠自己打拼来的。母亲早就对他们说过,我自己没啥靠山,也不希望给你们当靠山

1999年,彭晓民大专毕业,一时半会没找到工作。按照当时的政策,樊锦诗可以在院里解决一个孩子的就业,她却劝儿子别来,妈妈是对不起你,小时候就没好好带你,现在我劝你也别来这儿

为什么?”儿子十分不解,不是规定可以吗?再说我学的是计算机,正好可以帮你们搞数字敦煌。

我把你招进来,反而会害了你。樊锦诗有自己的考虑:如果儿子来院里,即使干得不好,单位有外出学习或提拔的机会,别人看他是领导的儿子,也会把名额让给他。这样对别人不公,还会让儿子自我感觉良好,不肯踏实干事。

那我要是干好了呢?”“即使干好了,别人也会说闲话。你妈的脾气你知道,是决不会把机会留给你的。樊锦诗劝儿子到别的地方去,这样不管干得好坏,都是自己的。

儿子没工作,做母亲的当然也着急。樊锦诗就让他去上海边打工边学习,并叮嘱他自立的秘诀--“认真干事,多学本事

自己儿子没安排工作,别人再找樊锦诗,想走后门进研究院,她也拒绝得理直气壮:“我就不让他们去,因为那个岗位不需要,他们怎么说我都不答应。

教育后辈要认真

事情要么不做,要做就得把它做好

 “任何事,既然做了,就要好好做,不能马马虎虎,当差不多先生。这是樊锦诗反复跟孩子们强调的做事原则。

 

樊锦诗这股子认真劲儿,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。她的父亲樊际麟毕业于清华大学,是位工程师。父亲给樊锦诗留下最深的印象,就是做事认真,工作起来非常卖力。樊锦诗说,父亲下班回家后,不是拿着丁字尺、三角板,弯着腰趴在桌子上废寝忘食地工作,就是在看书。父亲对工作的投入,在她心里留下了印记。

1963年,樊锦诗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,被分配到敦煌文物研究所(敦煌研究院前身)。和那个年代所有人一样,她认为,国家需要,我就该去。父亲虽然心疼女儿体弱多病,但知道她心意已决,也没多说什么,只是在她要动身时叮嘱道:“既然是自己的选择,那就好好干。这一句话,让樊锦诗记住了,也彻底长大了。后来,她每次回家探亲,从不向家人诉说敦煌有多苦,自己想想就好了,既然来了,就得好好干

好好干三个字,说易行难,听上去是态度,做起来是原则。就拿石窟考古报告来说,樊锦诗一做就是20多年。

开始时,樊锦诗怎么也找不着感觉,对做的东西很不满意,内心既焦虑又惭愧。有人觉得,随便出一份得了,樊锦诗坚决不肯:“总不能因为难,就稀里糊涂拿一个东西出来糊弄人吧?”在她心里,事情要么不做,要做就得把它做好。于是她继续琢磨,黑白照片不行换彩色的,彩色照片会褪色就改录像,录像也不准确,那就用数字技术……试来试去、改来改去,直到2011年,她率领的团队终于做出了沉甸甸的《莫高窟第266-275窟考古报告》。这份报告不仅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可,更被业界誉为石窟寺考古报告的典范

她的认真在家里也是一样。

儿子彭予民回忆,自己有次请人帮了点忙,母亲就提醒他:“人家帮了你,应该写信感谢一下。

虽然觉得写信太隆重,他还是按照母亲的建议去做了。你这个信太空洞,没有真情实感。樊锦诗看完彭予民写的信后,很不满意,让他重写,并手把手教他如何带着真情实意去感谢别人。收到信后,对方很是意外和感动,直夸彭予民做事很认真。

坚决反对特权

文物是国家的,又不是咱家的,哪能随便给你们看

1998年,60岁的樊锦诗接过敦煌研究院院长的重担。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,这第一把火,樊锦诗便烧向了自己。

 

上任伊始,她就把院里给院长配的专车改成了专家车。她说自己不需要专车,要留给有需要的人,特别是院里的老专家,都有权使用。职工有急事的,也可以用。不仅如此,她本人每次有事用车,都坚持自掏油费,一次不落。

这第二把火,樊锦诗烧向了自己的丈夫老彭--彭金章。

当上院长后,一个现实情况摆在樊锦诗面前:院里中层人员年龄普遍较大,缺少活力。为把年轻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,樊锦诗决定对中层开刀,给年轻人让路。她第一个想到的,就是丈夫老彭。

回到家后,瞅准机会,她就开始做思想工作:“老彭啊,院里有些工作你得配合一下……”

彭金章也很无奈。他为了家庭,放弃了自己一手创办的武汉大学考古专业,放弃了商周考古,投奔妻子,来到敦煌,改行佛教考古。如今,他又一次需要放弃。但没办法,谁让他是樊锦诗的丈夫,樊锦诗又是敦煌研究院的院长呢?就这样,彭金章从陈列中心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,成为一名普通研究馆员,直到退休。

特权这事儿,樊锦诗向来反感。虽然她是一院之长,丈夫也是莫高窟北区考古工作的负责人,想带人看哪个洞都是轻而易举的事。但每逢亲朋好友来敦煌,想去莫高窟看看时,她都坚持让他们凭票跟随游客一起游览,而非想看哪个看哪个

有时,俩儿子听说父亲又在北区发现了什么宝贝,就央求想过过眼瘾,却从未如愿。文物是国家的,又不是咱家的,哪能随便给你们看?”母亲总爱讲道理。父亲则会迂回一下:“我还没整理完呢,等整理完了你们到展览馆看去。

叮嘱儿子淡泊名利

人不是为物质、为金钱而活的

2014年退休时,樊锦诗把公积金账户里存的45万元一次性捐掉了,反正我也不买房了,要是不用,捂着这个钱干啥?不是废纸吗?要用在该用的地方

该用的地方,当然不是留给儿孙。樊锦诗说,儿子们现在有房有车,差不多就行了。

这些年来,大大小小的荣誉奖项,樊锦诗没少拿,但每次领完奖,她就把奖杯、奖章和奖金悉数交给院里。要不是敦煌,人家知道我是谁?”她说。此外,她每年还会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一万元,捐给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,至今坚持了24年。

20198月,樊锦诗荣获第四届吕志和奖--世界文明奖正能量奖,奖金2000万港元。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。她特意跟儿子们商量:“这个奖金,你妈不拿,你们也不该拿。

儿子们也都没意见,说这个钱他们不要。父母的钱,他们从不过问,也不觊觎。他们挣的钱,想怎么花是他们的事儿。他们如果觉得捐出来比留给我们更有意义,我跟弟弟没任何意见。彭予民说,父母从小就叮嘱他们,不要太看重物质。

在他记忆里,直到初中毕业,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带补丁的,鞋子是解放鞋,因为结实、耐磨。裤子父母总是特意给他买大号的,先把裤脚卷起来,等长个了,就放下一截,所以我的裤子穿到最后总是层次分明,上面已经洗得发白,下面是浅蓝,再往下是深蓝

有一次,樊锦诗给儿子们买了最新款牛仔服,两人可高兴了,直夸妈妈这件衣服买得好。她就趁机发挥:“这个衣服你们喜欢啊,可以。但有一条,作为学生不能比赛谁的衣服好,要看谁的学习好。偶尔听到他们在谈论钱的问题,就忍不住打断:“你俩没得可说了么,光说钱?钱怎么了?少说点钱!”

虽然樊锦诗小时候家境优渥,但她从小就不喜打扮,母亲在钱上对她要求也很严格,我们去看电影,一毛钱一张票,除此之外,一分钱都不多给1968年樊锦诗的父亲去世后,家里困难,母亲和两个弟弟都没工作,樊锦诗就把大部分工资都寄回上海家里,慢慢养成了节衣缩食的习惯。

一件物品,只要还能用,樊锦诗就会一直用,不管10年、20年,还是50年。结婚时置办的一件外套,她穿了40多年,里子全磨坏了仍不舍得扔;刚工作时单位发的床板,她坚持一直用,即使丈夫调来敦煌后,也不换成双人的,而是直接在边上拼了一块;酸奶喝完了,她还要倒点凉开水涮涮喝掉,空瓶子留着继续当储物罐用。

名利对樊锦诗来说,只是过眼烟云。生不带来,死不带走。她又一次直击要害,毕竟人不是为物质、为金钱而活的。来日方,还是多做点实事吧!”

受父母影响,彭予民和彭晓民对金钱看得也比较淡,做事情先考虑的是如何尽力做好。在生活中,他们也慢慢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习惯。彭予民的妻子刚嫁过来时,看到婆婆家吃饭要求必须光盘,一粒米都不能剩,着实感到惊讶。如今,她不仅早已习惯成自然,而且也这样要求着下一代。

这,也许就是家风的力量。不是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,而是身行一例,胜似千言。

 

 

转载自:清廉拜城

 

 

上一条:谷文昌

下一条:蔡京堂